<p id="lz9fb"></p>

      <sub id="lz9fb"></sub>

          <progress id="lz9fb"></progress>
          <sub id="lz9fb"><sub id="lz9fb"><font id="lz9fb"></font></sub></sub>
          <big id="lz9fb"></big>

          <big id="lz9fb"><progress id="lz9fb"><meter id="lz9fb"></meter></progress></big><sub id="lz9fb"><thead id="lz9fb"></thead></sub>

            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網站地圖

            當前位置:首頁 > 乙肝病毒 > 乙肝新聞 > 具有低病毒血癥的未治療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肝癌發生風險更高

            具有低病毒血癥的未治療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肝癌發生風險更高

            時間:2022-12-09 10:24:0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標簽:乙肝   雨露肝霖   科普   健康
            導讀:編者按:第73屆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年會(AASLD 2022)于當地時間2022年11月4日 - 8日在美國召開。已有研究表明核苷(NAs)經治的慢乙肝患者中有低病毒血癥(LLV)的患者遠期不良臨...

            編者按:第73屆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年會(AASLD 2022)于當地時間2022年11月4日 - 8日在美國召開。

            已有研究表明核苷(NAs)經治的慢乙肝患者中有低病毒血癥(LLV)的患者遠期不良臨床結局風險更大(相關鏈接)。在AASLD 2022摘要中發表的一項來自韓國的研究也表明:對于未治療的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具有低病毒血癥的患者比HBV DNA檢測不到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肝癌發生風險。

            具有低病毒血癥的未治療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肝癌發生風險更高

            圖片1.png

            低病毒血癥的定義

            2018年AASLD指南:指HBV DNA < 2000 IU/mL但仍能檢測到(最低檢測限為10 IU/mL)的患者

            2022年《擴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專家意見》:接受核苷治療且依從性好的慢乙肝患者,治療至少48周及以上,用高靈敏度的定量PCR法(最低檢測限為 10 - 20 IU/ml)仍可檢測到HBV DNA,但< 2000 IU/mL的患者。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項歷史前瞻性隊列研究,納入了2017 - 2022年韓國首爾峨山醫療中心未治療的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共對627位患者進行了分析。該研究的主要結局是肝癌的發展。次要結局為肝臟相關臨床事件,包括失代償期肝硬化和肝癌。對比分析低病毒血癥患者(LLV組)和HBV DNA檢測不到的患者(未檢出組)的臨床事件發生情況。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在治療開始時被排除。

            研究結果

            患者平均年齡為54.7歲,64.4%為男性。在627例患者中,59例(未檢出組20例, LLV組39例)在研究期間發生肝癌,年發病率為2.44/100 人·年。未檢出組和LLV組的肝癌年發病率分別為2.22/100 人·年和2.56/100 人·年。

            通過多因素分析,LLV組的肝癌發生風險顯著高于未檢出組(調整后的危險比[aHR]:1.93, 95% CI:1.13 - 3.37,p= 0.012)。在傾向評分(PS)匹配隊列中,LLV組比未檢出組具有更高的肝癌發生風險(HR:2.16,p= 0.014)。其中,121例患者發生包括肝癌在內的肝臟相關臨床事件,年發病率為5.25/100 人·年。在PS匹配隊列中,LLV組發生肝臟相關臨床事件的風險略高于未檢出組,但沒有達到統計學意義(HR: 1.33,p=0.17)。

            圖片2.png

            研究結論

            對于未治療的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具有低病毒血癥的肝癌發生風險顯著升高。應推薦對代償期肝硬化的低病毒血癥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

            肝霖君有話說

            已有研究顯示,慢乙肝患者的低病毒血癥是肝硬化失代償和肝癌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其遠期不良臨床結局風險更大(相關鏈接),本研究也證實未治療的代償期肝硬化患者中具有低病毒血癥的患者比HBV DNA檢測不到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肝癌發生風險。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本身的肝癌發生風險也比無肝硬化患者高,抗病毒治療本就刻不容遲,若還具有低病毒血癥,則需要選擇更為合理的抗病毒策略。

            已有研究表明采用以聚乙二醇干擾素α為基礎的聯合治療可以有效解決低病毒血癥問題,并且在HBsAg清除/血清學轉換方面更具優勢,從而更大限度改善患者遠期預后(相關鏈接一、二)。

            目前,匯聚全國專家之力的中國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癥治療研究(未名)項目也旨在共創治療新路,相信能為低病毒血癥患者提供更優的治療策略,降低遠期不良結局的發生風險(相關鏈接)。

            參考文獻:

            YangJ, Choi J, Jeon D, et al. Low level of hepatitis B viremia increases the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compensated cirrhosis. AASLD2022, Abstracts (24).

            往期內容請點擊

            【EASL2022速遞】陳新月教授團隊:慢乙肝低病毒血癥患者采用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α的治療方案更具優勢

            【期刊導讀】低病毒血癥(LLV)慢乙肝患者的遠期不良臨床結局風險更大

            中國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癥治療研究(未名)項目啟動培訓會在杭州召開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整理于網絡,僅供參考,如果對您有幫助,留下您的閱讀感言吧!
            相關閱讀
            • 第21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年會報道

              第21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年會報道

              2011年2月17-20日,第21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年會在泰國曼谷召開,3885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肝病學者參加此次大會,其中中國學者834位。本報特派記者親臨會場,第一時間發回報道,.....
            • 歐洲肝病學會乙肝防治指南譯本

              歐洲肝病學會乙肝防治指南譯本

              本文旨在更新推薦意見,以優化慢性HBV 感染的管理。本CPGs 并未充分涉及預防包括疫苗接種。此外,盡管認識得到提高,但不確定的領域仍然存在,因此,臨床醫師、患者以及公共衛生部門必須繼續基于不斷.....
            網友評論
            本類排行
            相關標簽
            本類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Sitemap |

            乙肝保健網 Copyright@ 2020-2023 www.hbfsgs.com.cn 備案號:粵ICP備15039586號
            本站資料均來源互聯網收集整理,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跟我們聯系。

            關注微信
            久久免费小视频